
最高检通报揭露婚恋市场乱象:婚介所从KTV招募“婚托”
引言部分:
最高人民检察院最近发布通报,披露了涉及婚介行业犯罪的一系列案件。通报揭露了当前婚恋市场存在的四大乱象,包括"假婚介"、"假身份"、"跨国黑中介"和"平台引流诈骗"。其中,一些婚介机构从KTV招募女性工作者作为"婚托",涉案金额达百万元。
涉婚介犯罪案例的具体情况:
最高检披露,某"正规婚介所"的负责人王某某等人利用全程录像和签订协议等手段,将已婚女子包装成相亲对象,骗取了6名被害人的礼金,涉案金额达89万元。另外,张某某团伙成立文化公司,从KTV和酒吧招募女性工作者充当"婚托",骗取了128人超过250万元的财物。
涉婚介犯罪的乱象和案例:
最高检指出,当前婚介机构缺乏资质强制审查,服务人员从业门槛不高,这导致"黑婚介"借"正规"的幌子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。通报中还提到了一些案例,如苏某某诈骗案中的嫌疑人伪造警察证和房产证,通过婚介所发布虚假信息骗取资金;许某某隐瞒已婚事实,在知名婚恋网站上以投资工程为名进行诈骗等。
跨境婚介黑产和平台引流诈骗:
通报特别指出,一些婚介机构通过自媒体发布跨国婚介广告,组织客户赴境外"选新娘"。此外,一些婚恋平台因未严格核实会员身份,存在诈骗漏洞,部分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进行诈骗活动。
最高检的提醒和建议:
最高检强调,健康的婚介服务市场环境需要监管部门、婚介机构和消费者共同营造。婚介机构应坚持诚信经营,遵守法律规定,提供优质的婚介服务。广大群众应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和婚恋观,理性选择婚介机构,增强防范意识,如发现婚介机构存在违法犯罪行为,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© 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