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MWC25巴塞罗那展期间,华为凭借通信大模型的突破性技术,荣获2025年GSMA GLOMO “最佳网络软件突破奖”和“CTO甄选:卓越移动技术奖”。这两个奖项是对华为在模型小型化、自学习、垂域推理、幻觉纠正及多维联合决策等方面创新成果的肯定。为此,我们将分三期深入解读华为通信大模型无线的关键技术和价值应用,本期聚焦于通信大模型的部署、训练和推理的关键技术。
01小巧精悍,性能卓越:
在通信网络中,大模型的部署一直面临计算资源需求高、部署复杂等挑战。华为基于稀疏和稠密模型技术,率先在2024年实现通信大模型,并通过数据特征提取和无线网络特征关联,将网络知识和语料以高可靠性进行压缩,在保持性能的前提下,显著降低了计算能力需求。
02逻辑推理,思维构建:
华为通信大模型通过垂域逻辑推理与规划,构建了基于RDTS(无线数字孪生系统)与GRPO(群体相对策略优化)结合的后训练技术。该技术从工程师和网络中获取知识和数据,进行增强训练并生成思维链,最终在RDTS中进行验证。这一过程显著提升无线场景下的语义理解精度到98%。
03精准可靠,告别幻觉:
在通信网络中,模型输出中的“幻觉”问题(即模型生成不准确或不符合实际的结果)一直是技术难点。华为首次引入无线网络参数校正模型,通过特征蒸馏和检索增强生成(RAG)技术,实现了幻觉纠正,将产生幻觉的几率从34%降低到10%。
04集众家之长,决策更智能:
华为通信大模型创新性地将多个无线AI模型整合到一个多专家模块中,实现了不同领域专家模型的联合决策。这种“集众家之长”的设计理念,不仅将决策精度提升到了97%,更实现了10倍响应效率,为通信网络的智能化运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
未来,华为将继续致力于通信AI技术的研发和创新,携手全球合作伙伴,共同构建更加智能、高效、可靠的通信网络,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声明: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网立场。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,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,请联系本站处理。 举报投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