效率飙升3倍!碳化硅如何改写储能市场游戏规则?

本站网报道(文/黄山明)随着储能高速发展,对于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而SiC器件凭借高开关频率、低损耗、耐高温等特性,在储能功率转换系统(PCS)中可提升效率1-2%,功率密度提高35-50%。

采用SiC模块的PCS在额定功率下平均效率可从96%提升至99% 以上,逆变器整机损耗降低30%。同时,高频特性使滤波电感和散热器变小,PCS尺寸缩减,储能一体柜能量密度提升至125kW/250kWh。

如英飞源采用碳化硅的PCS效率可达98.7%,相比硅基器件单日收益提升8.2元;Wolfspeed的60kW交错式升压转换器采用SiC器件,效率达99.5%。

基本股份的SiC模块BMF240R12E2G3击穿电压达1200V,导通电阻低至5.5mΩ,远低于同电压等级IGBT模块,可减少导通损耗,提升系统效率。开关速度快,开关频率可达IGBT的5-10倍,开关损耗仅为IGBT的1/3,且高温下总开关损耗变化不显著。

并且SiC模块允许结温达175°C,且高温下性能更优,如BMF240R12E2G3在175°C时导通电阻仅比25°C时增加50%。其采用的Si3N4陶瓷基板热阻低至0.09K/W,散热需求较IGBT降低40%。

SiC模块功率循环能力超10万次,寿命为IGBT的3倍以上。此外,内置SiC肖特基二极管实现零反向恢复,较IGBT的硅二极管反向恢复电荷减少80%,降低开关震荡风险。

目前,SiC功率器件(主要为二极管)在储能领域的渗透率已经达到20%左右,随着成本的下降,预计未来2年渗透率将超过50%。

而在储能PCS厂商中,仅少数企业采用碳化硅器件,主流仍以硅基器件为主。据调研,2024年碳化硅在储能PCS中的渗透率不足10%,主要受制于成本和供应链成熟度。

一方面原因在于2024年储能PCS价格持续下跌(集中式PCS中标价低至0.09元/瓦),厂商利润空间压缩,对高价SiC器件替换动力不足。尽管SiC单管价格下降50%(如40mΩ器件约14元/颗),但仍为硅基器件的1.5倍以上。

另一方面在于,目前储能PCS使用的碳化硅器件以英飞凌安森美、Wolfspeed等海外品牌为主,国产替代进程缓慢。但在一些领域中,已经完成了国产替代,例如,在125kW工商业储能变流器PCS中,国产SiC模块已实现对IGBT单管及模块的全面取代。

不过在未来,随着8英寸衬底逐步量产(如天科合达、烁科晶体)有望降低材料成本,预计2027年SiC MOSFET价格降至硅器件的2.5倍,将促进更多企业采用SiC器件。

在应用场景上,光伏逆变器和风电变流器中SiC应用加速,提升能源转换效率。此外,1500V光伏电站和电网级储能需求推动高压SiC器件落地。

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超100GW(2024年数据),叠加全球能源转型,2025年碳化硅市场规模预计超10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15%

小结

目前SiC在储能市场仍处于技术验证与早期商业化阶段,其高效率、高功率密度优势已获认可,但成本压力和供应链本土化不足制约了大规模应用。未来随着8英寸衬底产能释放、国产替代加速,叠加储能系统高压化趋势,碳化硅有望在2025年后进入高速渗透期。 声明: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网立场。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,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,请联系本站处理。 举报投诉
© 版权声明
评论 抢沙发
加载中~
每日一言
不怕万人阻挡,只怕自己投降
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, I'm afraid their surrender